服务咨询
常规水泵的正确使用方法
1、起动
(a)在机泵联接前确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,泵的转动是否灵活(或在泵内注满水后检查电机转向,严禁泵内无水空转)
(b)关闭吐出管路上的闸阀。
(c)向泵内灌满水,或用真空泵引水。
(d)接通电源,当泵达到正常转速后,再逐渐打开吐出管路上的闸阀,并调节到所需要的工况。在吐出管上的闸阀关闭的情况下,泵连续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。
2、停止
(a)逐渐关闭吐出管路上的闸阀,切断电源。
(b)如环境温度低于0℃,应将泵内水放出,以免冻裂。
(c)如长期停止使用,应将泵拆卸清洗上油,包装保管。
3、运转
(a)在开车及运行过程中、必须注意观查仪表读数、轴承温度、填料滴漏和温度以及泵的振动和杂音等是否正常,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处理。
(b)轴承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40℃,轴承温度最高不大于80℃
(c)填料漏水应该是少量均匀的。
(d)轴承油位应保持在正常位置上,不能过高或过低,过低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。
(e)如密封环与叶轮配合部位的间隙磨损过大应更换新的密封环(新泵的直径间隙在0.15~0.25mm左右)
(f)应尽量使泵在铭牌规定的性能点(流量,扬程等)附近运转,这样可使水泵长期在高效率区工作,以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。
常规泵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
故障现象 | 原因 | 对策与处理 |
不启动 | 原动机的故障 | 检查原动机部分 |
不满足启动条件 | 按条件顺序逐条检查 | |
异物进入到转动部位,滑动部位被咬住 | 清除叶轮、壳体衬套、口环的异物 | |
达不到规定的流量 | 吸入侧塞满异物 | 检查过滤网、叶轮、导流体 |
叶轮破损 | 更换叶轮 | |
使用扬程过高 | 再检查泵的总扬程 | |
达不到规定的流量扬程 | 出口阀门调整不良 | 仔细调整出口阀门 |
转动方向相反 | 按转向标牌箭头方向调整转向 | |
转速低 | 查明原因,提高转速 | |
吸入空气 | 提高水池水位(如放入木排等漂浮物等方法) | |
叶轮、壳体衬套、密封环损坏 | 修补或换件 | |
汽蚀 | 检查吸入水位和运转点参数如远离计划运行点时进行修整 | |
管路磨擦损失增加 | 寻找损失大的部位,维修 | |
吸入侧出现与转动方向相同方向的旋涡 | 设置阻旋板 | |
超负荷 | 轴承烧焦 | 更换轴承 |
泵内部咬住异物 | 除掉异物 | |
吸入侧出现与转动方向相同方向的旋涡 | 设置阻旋板 | |
旋转部分已坏 | 拆卸修理 | |
转速过高 | 检查原动机转速上升的原因改正之 | |
填料函填料过紧 | 松动填料 | |
止推轴承发热 | 润滑油过于不足 | 增添适当的油量 |
润滑油已污 | 更换润滑油 | |
油品不对 | 选用合适的润滑油 | |
轴承有损伤 | 更换轴承 | |
直拉偶合不良 | 检查同心度,调整 | |
发生异常振动 | 检查振动原因,清除 | |
异常振动和噪声 | 安装不良,耦合不良 | 检查水平、同心,并修正 |
吸水池水位过低 | 提高水位,消除旋涡 | |
汽蚀 | 提高水位,在适当流量点运行 | |
轴承有损伤 | 更换轴承 | |
异物堵塞、叶轮损伤、转子不平衡 | 清除异物、修复更换叶轮、转子静平衡 | |
轴弯曲 | 校直 | |
原动机不良 | 修理原动机 | |
基础蒲弱 | 增加基础刚性 | |
旋转部分已坏 | 拆卸修理 | |
泵的固有频率与泵转带相同或接近 | 改变泵的固有频率 | |
出水管路的影响 | 检查接头、阀门等,消除不良影响 | |
填料压盖处漏水和发热 | 填料磨损,不正确安装 | 更换填料,正确安装 |
填料压盖过紧或偏松 | 正确压紧填料压盖 | |
轴承损伤,轴有振摆 | 更换轴套,消除振摆 |
热水循环泵的正确使用和维护
1、运行、起动和停车
检查旋转方向 起动 停车
运行时管理 润滑和润滑油的更换 |
螺杆泵的常见故障与排除
故障现象 | 可能产生原因 | 排除方法 |
振动噪音大 | ① 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| ① 消除漏气堵塞 |
压力波动大 | ① 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| ① 消除漏气堵塞 |
泵流量下降 | ① 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| ① 消除漏气堵塞 |
泵不上油 | ① 吸入管路或泵吸入端漏气堵塞 | ① 消除漏气堵塞 |
功率增大 | ① 输送介质粘度大 | ① 升温降低粘度 |
泵发热 | ① 螺杆衬套磨损 | ① 更换磨损件 |
机械密封发热 | ① 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 | ① 清洗回油孔 |
机械密封漏油 | ① 机械密封回油孔堵塞 | ① 清洗回油孔 |